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行业吐槽 工程师的困惑,一名结构师的自白

工程师的困惑,一名结构师的自白

转自:


来源:JIE构生活,作者:鲲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领导教导我们,一名优秀工程师,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工作技能,还要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只有真正地解人所难,才能获得尊重。

关于专业知识的进阶,同行前辈多有论述;这篇文章,重点谈论工程师的同理心。

01、掌握同理心是做好服务的利器

同理心,“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结构工程,作为一门技术服务学科,天然具有服务业的属性,不可否认,掌握同理心是做好服务的关键。

比如,我们画图,画完图之后,总是要站图人的角色,想一想,图纸是否表达清楚,是否存在矛盾,是否便于看图人的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

有时候,碰到不太专业的甲方,为了图纸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可能需要把规范图集里面的相关内容再做重复,从技术角度,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应该先学习图集,然后再来看图;但是基于同理心,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有时是有必要的。

再比如,我们做技术汇报。一个成功的汇报,一定是解决听众心中的某些疑惑。那他们的疑惑或关注点究竟是什么呢?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从听众角度反推报告重点,汇报节奏。

为了让听众明白我们的观点,我们可能需要重复、需要类比,需要用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去解释比较专业的结构概念,这些都是同理心的技巧。

我之前写过几篇文章:
《结构工程师,如何做到其乐无穷?》
《工程师也要学会讲废话?》
《如何写好一份结构技术报告?》
《工程师的表达技巧》

这些文章里面有很多关于同理心的感悟。事实上,当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就是对同理心的一次演绎,我们需要不停地在自我和读者之间切换。

说回结构,现实中的结构设计,犹似一部冲突迭起的电影。我们会见识各种冲突,结构诉求与建筑使用之间的冲突,结构设计与甲方需求之间的冲突,规范规定与主体造价之间的冲突,基层设计师与营销之间的冲突,技术诉求与行政流程之间的冲突。

冲突是常态,如何解决冲突才是关键。如果我们能体悟别人的想法,理解其痛点,预判其行为,提前准备,这无疑事半功倍,更容易胜人一筹。

在南方沿海城市做结构设计,如果没有同理心,不具备服务精神,市场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过去几年,我在此方面颇有体会。但同时,我对同理心也有了新的理解。

02、同理心有毒

同理心的关键,是谁同谁的理?讲出一番道理并不难,但谁的道理更重要?

你说,手上事太多了,忙不过来;领导说,最近人手紧,你理解一下;

你说,核心筒角部是边缘构件,很重要;建筑说,这里必须要开个走道,结构理解一下;

你说,我们公司上个月的工资还没发;老板说,最近回款慢,你理解一下。

这些问题,我们能不能理解?我们能不能同理一下别人,既然别人那么难,那我们就委屈一下自己咯?反正还可以坚持一下嘛。

同理心重的人,很容易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很容易过度理解别人的难处,为他人排忧解难,而处处为难自己。

或者,我们压根都不敢提出自己的诉求,因为怕别人为难;又或者,我们讲出了自己的道理,但遭到别人的反驳,我们不敢进一步申诉,因为我们担心,会让别人产生负面看法。

你说,我们人手一直都紧,能不能再招点人?领导说,这点苦都吃不了,你以后还怎么做好结构?

你说,核心筒角部开大洞,结构受力很不利;建筑说,你要是水平不行,我就换个结构师。

你说,我们合同里面写了,每个月的X号发工资;老板说,年轻人,不要斤斤计较,又不是不给你。

你看,如果我们讲出自己的道理,希望别人同理我们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不但得不到理解,反而被扣了一个不好的帽子。

长此以往,富有同理心的工程师会变成什么样?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啊。老实温顺不顶嘴、勤奋努力没脾气、有事自己扛、没事背背锅。

这种环境以及思维模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即使切换到生活中,我们也习惯于照顾迁就别人的感受,下意识地忽略自己。一个习惯于同理别人的人,在极端状况下,可能突然变成一个戾气很重的人。于己于人,并无益处。

那怎么办呢?

03、同理心的解药

陈海贤,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课题分离的观点。刚好与同理心相生相克。

这个观点首先承认,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们可能也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与行为,但是,我们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自己的道理,这属于我们自己的课题。至于讲完之后,别人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会怎么看我们,那属于他们的课题,跟我们没有关系。

别人可以提出他们的诉求或希望,这是别人的课题,但我们是接受还是拒绝,这又属于我们的课题。反过来也一样,碰到问题,提出自己的诉求,这是我们的课题,别人接受与否,那是他们的课题。

那如何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呢?陈海贤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自己承担了太多超负荷的工作,当然要给领导提出来。建筑布置明显不合理,当然要提出来。老板没有按时发工资,当然也要提出来。这些和自己息息相关,都属于自己的课题。别人如何反馈,那是他们的课题。

也许很不幸,我们得到的都是消极的反馈。那接下来,我们如何应对,是去是留?是据理力争,还是暂时委曲求全?这些又变成了自己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尽自己的努力,积极主动地把现状往前推进了一步。

之前,有些微信朋友咨询我问题,他们刚工作不久,就接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项目或问题,碰到困难自然很正常。但是,他们又不敢问总工,要么觉得总工很忙,要么担心总工对自己印象不好,或者是担心总工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呢?自己勉勉强强算出个结果,心里又非常不确定,焦虑难安。

这就是混淆了课题,他们的觉得,他们的担心,都应该是总工的课题,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04、专业沟通需要课题分离

结构工程,在工民建领域,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又时常觉得,结构工程师的地位,和结构专业的重要性,不成比例。

出去开项目讨论会,建筑、水暖电、室内,都侃侃而谈,可能一个芝麻粒大的问题,讨论半天。轮到结构,结构工程师揣着一颗西瓜大的问题,竟然没什么可说的,或者说“你们怎么弄都行,我们做好配合就可以了”。

朋友们,不要这样,是苦是甜,我们要说出来啊。我们要讲清楚自己的方案,结构的逻辑,主要构件的尺寸,哪里不能开洞,哪里的梁高比较高,怎么调整,结构会舒服一点,当前方案对造价有什么影响。这属于我们的课题呀。

唯有各个专业都表达清楚自己的课题,才有沟通商量、权衡取舍的基础。如果不表达清楚自己的课题,除了自己难受,其他专业也无法理解我们究竟付出了什么代价。

比如,为了同理建筑的需求,我们搞出一个复杂转换,代价为6,建筑做些调整,就可以避免这个转换,代价为3,但如果我们不表达清楚的话,建筑以为,结构的代价为1.5,在整体决策时,就很容易造成误判。

所谓结构工程师,其实就是结构的代言人。从专业的角度,清晰表达出结构的专业观点,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课题。我们不能忽视,也不能逃避,不能因为过度同理别人的想法,而压抑结构的需求,甚至,别人都不知道,结构在压抑自己。

05、一体两面与职业进阶

对结构工程师来说,技术和服务是我们职业一体两面,掌握同理心,为人排忧解难,这是我们的服务面;学会课题分离,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专业观点,这是我们的技术面;二者缺一不可。

回望多年的结构生涯,一条进阶之路,似乎明朗。

一名结构工程师,先要弄明白结构是怎么回事,这是工作技能;然后要搞清楚其他人在想什么,应该怎么回应,这需要同理心;接下来,我们虽然理解他们的想法,但还能坚持表达自己专业观点,这需要学会课题分离;最后,看清明牌和暗牌,找到值得发力之处,积极改进。



JIE 构生活,是以一名结构工程师的视角,分享他在结构设计、咨询,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见闻及思考。旨在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扫码关注,欢迎转发!

来源:JIE构生活,作者:鲲鹏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工程师的困惑,一名结构师的自白

工程师的困惑,一名结构师的自白

工程师的困惑,一名结构师的自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21/08/0b199ef94e/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