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钢结构-公众号 【钢结构·建筑】全球最高中庭建筑“丽泽SOHO”为什么要裂成两半?

【钢结构·建筑】全球最高中庭建筑“丽泽SOHO”为什么要裂成两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建筑独行侠

作者:王嘉仪

首发于Impact Studio 作者:One+1

丽泽SOHO自施工之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建设过程也宛若科幻电影现场,更令人充满了对建成建筑的期待。

11月19日,万众瞩目的丽泽SOHO终于开幕了。这也成为了ZHA事务所今年在大兴落成的第二个大型公共建筑。最令小编感动的是,建筑实现了从设计、表现、到施工的完美闭环,神级效果图公司MIR对他的想象和施工团队交出的成品几无二致,可以说是完成度超级高的设计作品了~

【先用一个视频带大家感受一下】

不过,建筑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酷炫的中庭又是怎么生成的呢?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拆解一下丽泽soho的生成与深化逻辑吧。

1
为什么要裂成两半?

设计初衷来自于一条不安分的隧道。从总平上可以看出,地铁14号线与16号线在此处交会,一条地铁线路从地块中心穿过。为了规避超高层建筑对地下线路的影响,选择双核心筒成为了一个必然选择。

设计之初其实也考虑过双塔楼方案,为什么没有采用呢?小编推测,可能和基地条件有关。17.2万平米建筑面积放置在只有约1.4公顷的基地上,建成双塔的单塔面积是否足够,建筑间距是否满足都是问题。更何况,合并的方案增加的室内面积对北京的气候条件而言在使用上也是更加合理的。

不仅如此,中庭作为一处全新的室内公共空间,不仅为工作和居住与其中的人提供了最特别的空间体验,还成为了建筑周边城市空间的延续。

2
形式是如何深化的?

谈到形式生成,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组分析图。

“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DNA双螺旋结构,从下往上看左右两个单塔建筑如DNA双螺旋结构盘旋而上,各层平面逐层旋转至45度,围绕成一座高达200米的世界最高中庭。”

实际上,建筑复杂的造型虽然没有使用过多的参数化生成手法,但是其中对形式的操作仍旧可以被拆分成多个关键步骤。

第一,对地铁线路的回应。要避让地下线路,两个核心筒被自然放置在地铁两侧。以圆柱体作为建筑的初始形态,地铁线以上的空间以板片的形式,从圆柱中“减去”。

第二,体块消减时的扭转。可以看到,地铁线路是斜向穿越场地的,而最终中庭的体块整体平行于丽泽路,因此,虚空的“板块”从底部扭转45°后在顶部呈现与丽泽路平行的状态,使中庭体量变成一个“麻花”

第三,中部体量的缩放与调整。

其实提到超级中庭,大家一定能想到另一位大师:约翰·波特曼。一直以来,他都以超高中庭的设计闻名于世。

不过,这类中庭如果超越了某个尺度界限,就会变得震撼有余,亲和度不足。两百米高的空间使得直线式中庭不得不寻求突破。因此设计时,扭转的版块在中部得到了放大,形成了梭形的中庭空间,也使得不同建筑层中的人们可以获得变化的视野但更加舒适的观察点。

同时,随着中庭的放大,建筑外形也变成了一个从粗到细的变形的圆柱体,为了使得每层都拥有合理的使用面积。外部来看,中庭的“眼睛”形状和建筑形体似乎是不对应的,但平面上可以看出,两者遵循对应的生成逻辑。

第四,核心筒。建筑对核心筒的处理成为了增强中庭丰富度的又一手段。核心筒及附属空间被设计成近似半圆形,核心筒垂直上升以保证结构的合理性。这也导致了部分区域核心筒“冲破”两侧的实体空间,使得中庭出现了两个逻辑的曲面交叠的部分。

第五,双螺旋空间的再一次切割。

加入了核心筒,其实还是无法实现中庭如此丰富的空间效果。仔细观察平面可以发现,每层平面的逻辑除了椭圆外轮廓+矩形切割+两个眼睛形状核心筒。外,还有一层形式逻辑——

这便是最后一层生成逻辑。两个小的椭圆从对称的位置开始,以双螺旋结构向上延申,形成DNA状的空间。随后,这块空间与中庭边界相交的部分也用布尔运算的减法去除。

完全对称且按逻辑生成的建筑形体,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后续更高的完成度。

3
结构的实现?

形体生成之后,结构的实现也成为了关键。核心筒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考虑,不过作为一栋建筑而不是采用双塔的形式,旋转后的体量单个看来都是不具有稳定性的,如何将两个体量绑在一起、实现整体稳定?

丽泽soho采用的方法是每隔一些层数就出现的“⚪箍”。这些圆环作为空中连廊,联系了空中多个层面的、两个半塔中的功能空间。同时,圆环的结构得到了加固,从不同高度将两侧建筑捆绑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最终形成了双核心筒+外部钢结构网络+多层横箍的结构体系。

另一个就是外立面的设计。中庭部分为高透的玻璃幕墙,而其余部分的鱼鳞状幕墙采用了参数化的生成手段,曲面外墙进行了细分,每块幕墙最终都被整合成了定制的平面模块,通过层层搭接覆盖住了曲线的建筑表面。

“鱼鳞式幕墙的另一个特点是,幕墙施工必须按照一个顺序进行,一层一层楼往上安装,每一层楼也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安装,这样玻璃才能一块叠一块,形成层次错位感。而且每块玻璃之间的夹角都是经过精准计算的,每个角度度数都不一样。”

4
外部效果的进一步控制?

首先是观测效果的对比。由于建筑高度的限制与使用功能的需求,建筑整体形象常常被诟病“矮胖”,因此更需要从外部就观察到变换丰富的中庭。

中庭部分的立面采用了高透明度的玻璃,而办公部分则是使用了双层深色low-e玻璃,实现了纯玻璃幕墙建筑的虚实对比,在采光隔热性能上也有了提升。

内立面则是使用了最简单的单层玻璃体系。不同立面、不同材质都针对使用性进行了认真的区别和设计。

商业部分全部被放置在了地下,与未来据说会修建的总共四条地铁线良好对接。而地面以上的部分则全部用作办公使用。

5
别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技术层面。超高层中庭如果实现侧面开窗,是否容易形成过于强的竖向拔风效果?如何实现室内空气交换的被动式控制与调节?另一个问题就是建筑的防火疏散以及扑救问题,195m的通高中庭是否会对防火产生影响?这些都需要进行缜密的思考与未来的检验。

另一个受到质疑的是使用方式。企业办公的普遍模式还是较为注重私密性的,所以一般而言办公大楼都是采用外立面通透而内部划分的模式,不同公司之间的视线关系受到限制。而丽泽SOHO中庭两侧完全通透的玻璃立面与较近的距离是否会造成私密性的不足?通过功能的组织,将普通办公放置于外围、重要空间放置于内部是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或者,这也可能促成一种新型的功能混合使用模式。

最后是中庭的设计。

丽泽soho的落成不仅标志着世界最高的中庭的诞生,其复杂的曲面形象也成为了目前已建成的中庭之最。这其中离不开参数化技术的使用和BIM技术的配合。在计算机技术与施工技术的配合、建造手段发展迅速的时代,丽泽SOHO的中庭诞生是否也标志着,在约翰波特曼之后,新一代“超级中庭”可以被推广和设计?复杂曲面的建筑从追求形式,到越来越基于逻辑和成熟的建造链条,使得不同结构团队的各司其职,相比于施工上瑕疵很多的银河SOHO,从凌空SOHO到丽泽SOHO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也让我们对异形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有了更多的信心。

只有实现了落地性的提高与生产链的完善,才能让建筑一步步摆脱诸多诟病,勇于挑战新的模式与空间,建造出现实版的建筑童话。

总结

这个设计最让小编感动的,是其中的“酷炫”与“克制”。当外部条件受到限制时,就从内部空间推敲;将建筑裂为两半的设计,并不是出于形式上的追求而是具有充分的设计来源;看似异形的、复杂的空间其实遵循简单且严密的生成逻辑;同时,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不仅做到了细致的深化,和施工团队的配合也使得建筑得以完美落地。

当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还只是沉浸在形式的操控中的时候,不如多思考一下形式的来源、逻辑,并且尽力多从落地性上考虑。纸上谈兵的概念与实际建成的杰作,可能就是多年来建筑能力沉淀的结果。

图片来源:Archdaily,ZHA事务所官网

转自:钢结构-公众号

相关阅读:

扎哈遗作——全球最高中庭建筑,“丽泽SOHO”正式开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9/12/50e01f5319/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